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笔记

时间:2024-06-02 02:11:11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笔记[本文共10020字]

第一篇: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笔记

马尔克斯在本著作中,放弃了他以之成名并得心应手的“魔幻现实主义”写法,用了看似平实的写作手法,然而仔细品味却不难发现,他的荒诞式的思想依然缠绕于字里行间,看似科学的衣襟下面,隐藏着魔法师的法杖。

下面我想细致地展开一下对于本书所论述的爱情的理解。

这本书马尔克斯看似在写小说,其实是自己一生(或者接近一生,彼时他已年近60)对于爱情的理解的积淀。马尔克斯用强大的文笔驾驭能力,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地架设着剧情,一点一点的透露着对于爱情的认识,却又小心翼翼的不把它说的太透,一方面由于话说满了就失去了一份美,另一方面,这种爱情的书籍,一部书,千重解,聪明的作者不会将自己的具体想法强加给读者,而是布置好舞台,开个party,怎么玩,怎么想是每个人的自由。

我认为菲尔明娜一生所挚爱的两个男人,正如太极双鱼代表了世间明暗的一切一般,被尽力描写为包括了爱情中全部的男性角色特点,表面上来看,阳鱼似乎是胡维纳尔·乌尔比诺,而阴鱼为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女主角不止一次的说,他就好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影子),然而作者不断地用一些看似无意的描写,总是不时的揭开胡维纳尔·乌尔比诺的阴暗面,或是给予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圣神恩典照亮的声音(p401,文章结尾处达到高潮)”,来混淆这种明确的“分工”。这样的处理,显得很饱满,也为了剧情的延续,而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爱情的一部分看法——即爱情中,再顺风顺水时也永远没有完美,再举步维艰时也永远充斥着美。事实上,文章画大量篇章描写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各个地下情人,寡妇、出轨者、学生,在她们的生活是一种见不得光的同时,她们的内心无不随着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介入而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光。

这种复杂的关于爱的探讨通过简单的时间顺序开展,并巧妙的增加了开篇的倒叙。这样,表面上的“阳鱼”先期登场,通过平淡甚至互有反感的夫妻生活以及医生荒诞的死亡后,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一段唐突表白,将爱情的大幕真正拉开。

文章真正的开头是菲尔明娜·达萨的初恋。女主角开篇即被描写为强势的女性形象,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即使面对学校的退学、亡命的骡子旅行(跟随她歇斯底里的父亲那次)也绝不妥协,在两人经历了两年的电报爱情后,文中这么说:“她已经不再把他当做一个遥不可及的恋人,而是当做可以托付一切的确定无疑的丈夫来想念。她突然感到,自己走后,二人所虚度的光阴是多么的沉重漫长,活下来有时多么的艰辛不易,而她又该付出多少爱,去按照上帝的旨意爱这个属于她的男人啊”(p112)。然而悲剧的伏笔早已埋下,对于这样一个骄傲而追求完美爱情的女性,像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这样始终于藏匿于阴影中的角色,是无法满足她的。“她梦见自己又见到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梦见他竟然摘掉了她一直以来看到的那副面孔,原来那是一只面具,但他真实的面孔又和那面具一模一样(p110)”临近见面时,即使已由于见面的狂喜而有些失去理性,她在内心深处仍然保持着怀疑的理性,并最终在见面时,刺出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半世纪都无法愈合的伤口。

我认为早恋的这段描写浓缩了作者的很多爱情剧场景,以及对于部分恋爱模式的故事中的男女,只是例行公事搬得表达情意,可以说几乎没有对于各种深层次问题的共同探讨,表面上看来是由于物质水平导致的他们的分开,本质上说,是因为:女主角最后时刻猛然发现,他们的心灵也并未共鸣过!这是一种爱情的悲剧,所以坚强的女主角毅然决然的做出了这个决定,尽管她失常为之痛苦,却没有真正后悔过,因为她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大错。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一个并行,一方面描述菲尔明娜·达萨与胡维纳尔·乌尔比诺的光鲜亮丽的爱情,另一方面宛如“影分身一般”,神展开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生活以及内心的阴暗与纠结。就在我以为这是经典韩剧童话故事套路或者经典美剧复仇套路时,剧情不断地峰会路转:一方面,婆媳关系等各种烂事搞得医生家庭鸡飞狗跳,另一方面,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又由着夜行者的运气或是敏锐,不断地同时在事业和人生理解上越攀越高。

好,至此我再说一下我的理解,这里我想提炼出三点:

(1)女主角与医生的结合问题。事实上,女主角并不是爱上了医生,而是被医生的成熟与稳健的光环所击倒,前文论述过,女主角此时是有一定理性的,然而医生的出现,给她做选择的难度远大于自己当时的水平,所以,可以说,莫名其妙的她就与医生结婚了。两人婚后不断地以旅行作为手段,淡化彼此间的不协调,然而直到最后,两人仍然并未达到一种精神上的高度共鸣状态,最多只能算是“和谐”,这在文章开篇的医生去世部分有过很详尽的描述。这部分凝聚了作者对于单纯由于“条件合适”或是所谓的“门当户对”结合的夫妻的思考,我们常说日久生情,然而情也有浓度,也分种类,在不甚了解彼此之时盲目的下决定,两人到底可以默契到什么地步呢?

(2)夜行者的拼图。作者花了本书将近1/3的篇幅,描写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各个地下情人,这些地下情人的特点我认为即是:每个人都追求爱情中的特定一部分(有的是自由,有的是认同,有的是尊重,有的是母性),然而每个人对于爱的认识都是残缺的,是偏颇的,作者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作为一根针,穿针引线般的将这些情人似拼图一般连接在一起,然而绝不是整体,因为代表爱情最大块的部分是女主角菲尔明娜·达萨,她代表了对于爱情的理性追求,同时也包含了爱情中的傲慢与固执等缺陷(这也是为什么弗洛伦蒂诺·阿里萨一边密会各个情人,一边嘴上及心里还在坚持这说,我要把童贞留给菲尔明娜·达萨的原因,因为没有女主角,爱情是不完整的,尽管单独拿她自身出来说,她也是不完整的),所有这些女性角色共同构成了爱情的“灵与肉”的大拼图(也可以广义上理解为太极双鱼)。这里很容易产生一个误解,即是女主角代表“灵”,而诸位地下情人代表“肉”,就像上文对于太极双鱼的解释,作者并没有明确“分工”,每人都有完整的人性,只是极端地代表不同的爱情元素。

(3)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坚持。结合上述第二条,我认为不难得出结论。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坚持,并不是表面上的强

迫症或是对于真爱的坚持(尽管我承认写成这样很感人),而是代表了作者对于爱情本质的,全局的思考。弗洛伦蒂诺·阿里萨的坚持,在不经意间令自己在爱情观上得到了巨大的成长,也为本书的第三部分奠定了基础。

文章第三部分,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圆梦成真。这里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弗洛伦蒂诺·阿里萨追回菲尔明娜·达萨靠得是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他的这些成熟的思考帮助她走出丈夫逝世的阴影,正是这些吸引了理性的女主角。事实上,在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摔伤腿期间,他的一些类似于年轻时的幼稚、冲动的信件女主角是不愿意看的,甚至认为这些信件不配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已经很高的精神层面。这是理性与感性的冲突,也是作者最后时刻想要精心搭建的爱情大戏。在最后时刻,当男女主角怀着浪漫的欣喜做出荒诞而神圣的决定时, ……此处隐藏5078个字……生生世世,在我余下的所有的岁月里,我都与你同在。多么美好的爱情宣言啊!我更爱它是因为这是从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所说的。《霍乱》给我们呈现的正是“天涯海角,矢志不渝”这般凄美的爱情。然而,真的有爱情存在吗?在我的身边,有很多人都不相信爱情。她们当中有时值妙龄的少女,也有结婚生子的主妇,更有已经相守多年的妻子,当我问她们是否相信这世上有爱情时,大部分都是抱着悲观的态度。有些人甚至否定这世上有爱情的存在。那爱情是否真的存在呢?如果爱情都不存在,又谈什么“一生一世”呢?

先让我们看看马尔克斯笔下的爱情吧,看看大师是如何展开对霍乱时期这段爱情的讲述吧!

未看此书时,我曾以为这将讲述一对恋人如何在霍乱这样悲惨的环境中如何生死相依的这类的故事。现在看完了,才明白与其把“霍乱”当作“爱情”的定语,倒不如把它当作是“爱情”的同位语更好,即霍乱=爱情。在书中,阿里萨的那位教父不也证实了相思病具有和霍乱相同的症状吗?“他开始寡言少语,茶饭不思,辗转反侧,夜夜难眠。但是他等待姑娘的第一封信时,焦虑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了。他腹泻,吐绿水,晕头转向,还常常突然昏厥。”阿里萨的这种病是从一见到费尔明娜.达萨的那一瞬间开始的,这场由文字幻想营造的爱情也正是从这时开始的,并且从未没有被治愈。因而阿里萨固执地等待了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尤其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他把铺盖卷扔进大海下定决心回到故乡时,回到那个弥漫着费尔明娜.达萨的特有的气息的城市,他看到的是怀有六个月身孕、对自己的“妻子”这个新角色驾驭得八面玲珑的费尔明娜.达萨,于是他便下了狠心,要赢得名誉和财富以配得上她,甚至都没去考虑她已是有夫之妇这个障碍,固执的阿里萨就这样歇斯底里地认定费尔明娜还是她的,或者说最终都会是他的,因此他也认定了胡韦纳尔.乌尔比诺医生的死也是一件势不可挡的事。并且是会比他先死。看到这里,不免唏嘘不已。阿里萨这种对爱情近乎狂热变态的追求不禁让人感到炫目,像是耀眼的日光,不敢直视,给人的感觉总是不真实的。阿里萨和费尔明娜的爱情本身也就为传统常规所不容,阿里萨这位执着的柏拉图的“狂热份子”他越轨了,像是攀附在本来不属于他的急速行驶的火车上,这种超出常轨的速度和激情,对这位老人来说都是和死亡一样极具危险的事物。但是他却紧抓着不放,就在急速冲刺的一瞬间,一切又瞬间柳暗花明,我们仿佛也跟着他到达了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这

个世界依然有霍乱,还有和霍乱病症相同的爱情。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霍乱和爱情不再是异己力量了,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和空气一样的存在,不再为人们所抵触,人们也不会再认为霍乱和爱情其中一样会伤害到他们。就像阿里萨在信中所说的:“应该教会她把爱情看做是一种可笑、迷人的状态,而不是任何目的的工具。爱情本身就有它自身的起点和终点”。

可如果这样说的话,那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反驳了:“爱情是存在的,可是它并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如果爱情存在于第三个世界,那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想这个问题就只能够由天才的马尔克斯来回答了。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到“我写的不是爱情的幻梦,而是克服幻梦的真实的爱情。”在小说中,对于生活在一个被条条框框束缚得紧紧的家庭里的费尔明娜来说,在那样一个传统的时代中,爱情离她们的深闺是如此遥远,只能是一个不可触及的幻想,由幻而生怜既生惧。费尔明娜最初对阿里萨就是一种不明所以的建立在文字之上的一种虚幻的爱情。她爱上的不过是爱情本身,而不是那一个活生生的恋人。“正是这种爱的变态,爱的偶像化才使得真实的、独特的、本应成为情侣的人成了“爱情”之梦的破坏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她两年多后见到阿里萨时说的第一句话竟然会是“不,请您忘了吧。”在那时,她已感到他们之间的爱情不过幻想而已。但直到老年来临之际,她才确切地发现阻碍自己爱他的下意识的原因:“他好像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一个影子。”

回到现实中来,我们会觉得这个问题会变得更加可亲可感。走在校园里,身边总会不时出现成双成对的情侣。然而这毕竟是少数,更多是在他们背后唏嘘不已的单身的人。如今的传媒无处不在,而无处又不和“爱情”这样的主题有关,甚至每一个节日都会变得和爱情有关。那试问:“除了爱,我们还剩什么呢?”剩下的或许就是空虚和寂寞了。现在不再像上个世纪,爱情不再被束缚在条条框框的传统规矩当中,如今的人儿可以大大方方地谈情说爱,甚至也可以公开地选择自己的同性伴侣,二十一世纪似乎已经成为了爱情的世界,爱情畅通无阻,甚至横冲直撞,撞开了一个爱情的万花筒。只是这样一个绚丽的自由的爱情世界中,我们试问,我们爱了吗?我们有没有真正地爱过某个人?还是我们只是一直在选择恋爱,或者被爱,而不曾去爱?还是我们只是把爱当成时下一件流行的廉价品争相抢购?当爱情真的如此般泛滥不堪时,你是否能够想起霍乱泛滥时的场景呢?

至始至终我都相信爱情是存在的,并且是真真实实地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上。

第五篇:霍乱时期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爱情故事:一对年轻人疯狂陷入热恋,却因为太年轻而不能结婚,等他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沧桑,却又因为八十岁太老而不能结婚。男主人公阿里萨在历经了53年7个月又零11天之后,终于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了。此时的他们,一个76岁,一个72岁。

小说的一开始用一块香皂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婚姻家庭的生活点滴。女主人公费尔米娜拥有他人称赞的丈夫和婚姻。但婚姻始终不是爱情,费尔米娜的丈夫乌尔切诺医生说,婚姻重要的是稳定,其次才是幸福。他们的婚姻美中不足,中年的乌尔切诺一生有过一次短暂的外遇,但这并不影响他在镇上的光辉伟岸的形象。相比之下,一生没有结婚的阿里萨在心理始终念念不忘费尔米娜的同时不间断的找了622名情人来抚慰他寂寞而痛苦的心灵(有点不能理解),所以当他听到乌尔比诺医生的死讯时怀里还搂着14岁的小情人。尽管如此,他始终不能忘记费尔米娜,对她的爱和思念使他一直等到医生的去世时都还保留着年少时的激情和感觉,就算费尔米娜已经是个有霉味的老婆子了。

确切的说,这是一本关于死亡和爱情的书。书中阿里萨的老爸曾说,他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为爱情而死。书中这一思想贯穿始终,而且小说中提到的有关死亡都跟爱情有关,除了医生乌尔切诺——为了抓一只讨厌的鹦鹉,这也许是医生的可悲之处吧。对于阿里萨和费尔米娜,正如书的最后就提到“因为长期的共同的经历使他们明白,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爱情就是爱情,离死亡越近,爱的就越深”。

老实说,阿里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流氓,但也算是个优秀的流氓吧。从代笔先生门洞成就一对年轻的恋人,到小心呵护身体,始终念念不忘费尔米娜,就算她早已不值得并且不敢让人碰的老太太了。阿里萨的坚持,小心,诗人气质是阿里萨的财富,也是最后能让费尔米娜感动的原因吧。“新忠诚”号见证了两个老人的“年轻”的爱情,霍乱使他们有机会再出发,出发去“黄金港”,出发去“永生永世”。

仅以这些片断感受纪念刚过世不久的伟大的马尔克斯。死亡总会成为他小说的主题,因为那是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愿每个人可以拥有爱情,愿每个人能拥抱死亡。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书笔记[本文共1002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